本期話題:
企業在經營中面臨哪些風險?
如何應對這些風險?
上期我們講了企業家可能面對的刑事法律風險(點擊回顧),除此之外,企業在經營管理中還面臨著各種風險,有研究表明,幾乎所有的中國企業在風險管理系統上都存在認識和投入不足的現象。
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會遇到哪些風險?
如何識別風險並做好應對?
01、什麼是企業風險
企業風險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它涉及的範圍相當廣泛。不管是在採購、生產、銷售等不同的經營過程中,還是在計畫、組織、決策等不同職能領域裏,企業所遇到的風險都統稱為企業風險。
對企業而言,風險可以歸納為成本、代價的不確定性和收益的不確定性。
瞭解企業可能會面臨的風險,提前做好防範措施,在風險真正來臨時,才能從容面對。
02、企業都有哪些風險
企業風險可以概括性地分為外部風險和內部風險。
外部風險
1.政治風險
2.法律風險與合規風險
法律風險與合規風險之間互有重合,又各有側重。法律風險是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因自身經營行為的不規範或者外部法律環境發生重大變化而造成的不利法律後果的可能性;合規風險是指因違反法律或監管要求而受到制裁、遭受金融損失以及因未能遵守適用法律、法規、行為準則或相關標準而給企業信譽帶來的損失的可能性。
合規風險側重於行政責任和道德責任的承擔,而法律風險側重於民事責任的承擔。合規風險和法律風險有時會同時發生。
3.社會文化風險
4.技術風險
5.自然環境風險
6.市場風險
內部風險:
1.戰略風險
2.人員流失風險
3.股東、管理層家庭變動風險
4.操作風險
5.運營風險
6.財務風險
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外部風險可能難以掌控,但內部風險確是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和手段來解決防範的。
03、企業風險管理措施
大致瞭解了企業可能面對的不同類型的風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著手改善。
(1)分散風險
企業應當採取多元化的經營、投資、籌資策略,以及吸引多方供應商、爭取多方客戶,達到分散企業各種風險的目的。人們日常所說的“不要將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講的就是風險分散的道理。
(2)轉移風險
現代保險制度是轉移風險的最理想方式,企業應增強保險意識,加大在財產、醫療等方面的保險力度,把可能存在的風險損失轉移出去,具體可以諮詢相關的法律或金融專業人士。
(3)完善企業自身的內部控制體系
進一步完善自己的內部控制制度,通過風險隔離架構靈活地根據市場的要求擴充相應的內部控制政策,盡力保持企業管理層的穩定和運營的獨立性。
(4)加強經營者自身風險管理水準
企業經營者要轉變觀念,重視風險,敢於不斷反省自己,保持進取和創新的心態與意識,吸收學習專業先進的企業管理模式,如設立企業風險隔離信託,通過成熟的企業架構來保證持續穩定的經營。
企業要實現長期可持續的價值最大化,應加速可持續發展風險管理和風險隔離架構,以長遠和系統的視角審視企業經營發展將面臨的風險和不確定性,提高對各類風險和突發事件的抵禦能力,促進企業實現長期價值創造。
免責聲明:本平臺不保證所提供資訊的精確性和完整性,內容僅供學習交流和參考,對任何人使用本資訊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我們旨在傳播美好。